返回

大明:我的学生是朱元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7章调兵搜寻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还要负责疏散百姓,因此各县之中,都留了相当一部分的机动力量。

    六合县令,原本正在筹划着,疏散百姓的事宜。

    一名衙役喘着粗气跑了进来,看着知县叹息道:“大人,堤上来了信儿,要调兵......”

    调兵不是一件小事,纵然是五军都督府,调兵也是要先去兵部,取兵符才可调动的。

    知县显然担不起这个风险。

    知县的眉头一皱,头也没抬的继续看着地图问道:“可有兵符?”

    “没,没有。”

    “这不是让我难办吗......”

    还没等知县抬头,便感觉到了一个冰冰凉凉的东西,架到了自己的脖子上。

    知县正要发作,刚抬起头,便看到了面前身穿四爪蟒袍的晋王朱棡。

    “难办?难办就别办了。”

    知县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。

    这堤上到底是出了什么事,能让堂堂的亲王出来调兵啊!

    此时的朱棡早就已经顾不上,跟这帮人讲理了。

    朱橚是马皇后的最后一个子嗣,也是他们兄弟五人之中最小的一个,是他们四个人从小带大的!

    那是同母胞弟!

    江北六合、乌江、来安三县,几乎被朱棡给砸了一个遍。

    而后朱棡分毫不敢耽搁的,便带着硬抢来的这将近一千五百人,匆匆赶往了永安堤上。

    虽然此时江面上交通尚未恢复,但是朱元璋仍旧远远的望见,在永安堤周围,已然开始有人下江,向下游拉网了。

    自永安堤向下搜寻。

    朱元璋的心里不由得有了不祥的预感。

    就在这个时候。一只鸽子倏然自江北越江而来。

    片刻之后,毛骧神情严肃的走进了行营之中。

    看着毛骧的表情,朱元璋便知道,永安堤上定然是出了大事,偌大的行营之中顷刻之间便静了下来。

    所有人都死死的盯着毛骧手中的纸条。

    朱元璋双眸圆睁的盯着毛骧问道:“可是永安堤决口了?”

    小儿子,大孙子,老爷子的命根子。

    朱橚在四大嫡王之中年纪最幼,朱元璋也对其最为偏爱。

    洪武三年之时,朱元璋更是直接给朱啸封了吴王!

    后来朱元璋意识到,自己登基之前便是吴王,此王号不宜封赏,且吴地乃天下财赋之源,这才将朱橚改封了周王。

    朱元璋对朱橚的宠溺可见一斑。

    听到朱元璋的问题,在一旁的毛骧低着头说道:“方才永安堤出现决口,周王殿下身先士卒,驾车堵口,永安堤固若金汤,然殿下下落不明......”

    朱元璋声嘶力竭的,拍着面前的书案,咆哮道:“他以为他是谁啊!”

    “李先生!调兵!调兵!传旨水师!”

    “一定要把咱家老五给救回来!”

    说罢,朱元璋便大步流星的朝着行营外面走去。

    在山下的码头里,朱元璋早就藏下了一条快船,以备不时之需,朱元璋万万没想到,到最后,这条船终究还是用上了。


第37章调兵搜寻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